

“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 贾平凹《废都》那些撩人的句
贾平凹
贾平凹,1952年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1972年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汉语言文学。当代作家,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
《废都》
《废都》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1993年首次发表。小说写的是80年代我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小说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该书由于大量的性描写在国内遭禁16年,却在外国赢得声誉,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被禁16年之后,《废都》2009年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三部》。《废都》中大胆的性描写,直袭《金瓶梅》,但在其内涵上挖掘得更加深刻,强调灵与肉的统一,浑然一部当代的《红楼梦》。
《废都》里那些撩人的句子
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
恰似一句废话,却倒出了睡的本质。纵有广厦千万间,睡觉不过一张席。你睡黄金万两,未必梦甜饭香,你睡毛毡破布,未必苦道衷肠,最终还不是落到夜的手里。
十多年前,我初到这个城里,一看到那座金碧辉煌的钟楼,我就发了誓要在这里活出个名堂来。苦苦巴巴奋斗得出入头地了,谁知道现在却活得这么不轻松!我常常想,这么大个西京城,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的什么真正是属于我的?只有庄之蝶这三个字吧。
常言道,天增岁月人增寿,年是一个接一个地过了,可人呢,就像洋葱一般,一岁一岁一层一层被剥落,最终剩下的只有时光把玩后油腻黯淡的一丝气息,或者连这气息都将不复存在。人有多少个十年,所谓奋斗不过是对欲望的满足过程,这欲望有大有小,大者家国天下,小者安身立命。可回头看看,十年如白驹过隙,属于自己的也不过是一个象征性的名字。
在小学,总觉得老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有一次去厕所小便,看见老师也在小便,就大惑不解,说:“老师也尿呀!”好像老师就是不屙不尿的人。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或是尴尬……
上帝太会愚弄人了。它要让人活下去,活下去就得吃饭;吃饭时多受罪的事,你得耕种粮食,有了粮食得磨,得做,吃的时候要嚼要咽要消化要屙尿,这是多繁重的事!可它给人生出一种食欲,这食欲让你自觉自愿去干这一切了。就拿男女在一块的事说,它原本的目的是让遗传后代,但没有生出个性欲给你,谁去干那辛苦的工作呢?而就在你欢娱受活的时候,你就得去完成生孩子的任务了!如果人能将计就计,既能欢娱了又不为它服务那就好了!
《废都》是传统文化滋养的一代知识精英在现代商品社会绝望和幻灭的挽歌,是人文知识分子在20世纪末颓废情绪的大曝光;主人公庄之蝶的心态及命运,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社会转型时代部分知识精英的精神缩影。
莫叹福浅,泥污莲方艳,树有包容鸟知暖,冬梅红已绽。
别笑命短,夜残萤才乱,月无芒角星避暗,秋蝉声渐软。
小说的题目是废都,重在废,挖掘主题还得从“废”上下手。文字之上溢满着迷信之气,算是文化之废,但废的关键内涵还在于社会之“废”,整个作品都是为了揭示废都这个社会圈的丑陋与黑暗!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是真正属于我的呢,真正属于我的只是我的名字,可是名字是我的,我从来没有叫过自己的名字,都是别人在叫。
是啊,这个世界上到底什么是属于自己的,连属于自己的名字都是用来被别人叫的。
只有徒步的人只管徒步,你踩着我的影子,我踩着他的影子,影子是不痛不痒的。
也许现在连徒步的人都少了,都是快马加鞭,更何况连影子都不愿意踩了,而是赤裸裸地人踩着真实的人了罢!影子连痛痒的机会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