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世界杯_1966世界杯 - ezrjnk120.com

【气象科普(347):谁是风王

2025-05-07 07:12:58

致灾最重台风:第13号台风“天鸽”

虽然“天鸽”的巅峰强度与超强台风级擦肩而过,但它登陆时曾测到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48米/秒,堪称1949年以来登陆珠江口的最强台风。由于“天鸽”正面袭击珠江口区人口密集的城市群,且伴随有较强的风暴潮影响,导致其致灾损失较为严重。来自民政部减灾中心的数据显示,“天鸽”共造成中国内地直接经济损失289.1亿元人民币;“天鸽”重创澳门特别行政区,不仅导致澳门气象局局长“下课”,也促使特区政府深刻检视当地防灾体系建设情况。

伤害最大台风:第27号台风“天秤”

12月21日生成于菲律宾东南洋面的“天秤”是截至目前2017年台风家族的“老幺”,22日凌晨,它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登陆。虽然登陆时强度仅为强热带风暴级,但据菲律宾警方23日公布的消息,该台风已造成至少200人死亡,另有70余人失踪。“天秤”也超越第23号台风“达维”、第26号台风“启德”,成为今年导致人员伤亡情况最严重的台风。作为冬季台风,“天秤”本身并不算强,但其登陆后带来强降水,引发洪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加之它与“启德”先后登陆菲律宾,使当地防灾救灾体系受到了沉重打击。

最孱弱台风:第1号台风“梅花”和第17号台风“古超”

2017年第1号台风“梅花”和第17号台风“古超”,在其生命周期内达到的极值强度均为18米/秒,终其一生强度都未突破热带风暴级,因而并列成为今年最孱弱的编号台风。前者4月26日8时编号,比常年首台起编日期(3月20日)偏晚一个多月,最终很快消失在菲律宾以东洋面;后者9月6日8时诞生于台湾岛以南洋面,在进入台风海峡前强度便降至热带低压级。

最短命台风:第7号台风“洛克”

“洛克”7月22日17时开始编号,23日17时停止编号,持续时间仅24小时,是今年从编号到取消历时最短的台风。“洛克”以西偏北行路径,7月23日9时50分左右在香港东北部沿海登陆,而香港天文台悬挂的“八号风球”预警信号仅至13时20分便告取消,让渴盼“台风假”的市民大失所望。

最“佛系”台风:第11号台风“尼格”

该台风的名字虽颇占人“便宜”——“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是尼格(你哥)”,但确实一个好脾气的佛系台风。台风“尼格”有“三不”,不增强、不登陆、不转向。自它在日本东南部洋面生成以来,它基本保持在热带风暴级别;路径基本稳定,向北偏西方向前行,毫无登陆的意思,可谓无欲无求。

用生命打Call的台风:第18号台风“泰利”

“泰利”台风9月9日20时编号时位于北纬15°,9月18日14时结束编号时则位于北纬43.5°,是今年运行轨迹纬度跨度最大的台风。更值得一提的是,“泰利”生成后一路向西北行进,进入东海,一度趋向我国福建、浙江沿海,甚至其7级风圈已影响到舟山、温州等地;但在9月14日,“泰利”突然折向东北,几乎横穿整个日本。在地图上,“泰利”路径划出了个大大的“C”字,真是“实力打Call”。

最相爱相杀的台风:第9号台风“纳沙”与第10号台风“海棠”

7月26日,“纳沙”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两天后,“海棠”在其西侧的南海北部海面上生成。“沙棠CP”相距不足1000公里,注定终生纠葛。受双台风效应(藤原效应)影响,双台风开启水汽争夺赛;又在一天内同时登陆福建福清,创下历史纪录。登陆后减弱的“海棠”与陆上的“纳沙”残余最终合体,活是比翼鸟,死是连理枝。

2017年,西北太平洋上共出现过6次“双台共舞”的情况,与常年平均数大致持平。不过,7月22日至23日,曾出现过“奥鹿”、“玫瑰”、“洛克”、“桑卡”四台同存的罕见一景。

路径最曲折的台风:第5号台风“奥鹿”

依然还是“奥鹿”。其生命历程中,经历了五次大的转向,其中包括几次超过180°甚至270°的“超级大回转”。

最具爆发力的台风:第13号台风“天鸽”

8月22日至23日,“天鸽”在24小时内急速增强,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增长了23米/秒。

最初心不改的台风:第27号台风“天秤”

“天秤”生成后便一头向正西方向进行,截至12月26日,其路径在地图上划出一个几乎笔直的“横线”。这种坚定不移的作风比之犹豫不决的“天秤座”性格,显然大相径庭。

最“耗流量”台风:第13号台风“天鸽”

根据国内某搜索引擎的网络指数查询,在今年27个台风中,“天鸽”台风在我国互联网上的巅峰资讯指数超过50万,而反映舆论关注度的媒体指数则超过1300。这组数字远胜于今年登陆我国的首个台风“苗柏”(媒体指数423)、连续登陆福建的“沙棠CP”(媒体指数相加约600余)等台风,成为2017年中国舆论和公众最为关注的台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