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城监狱其前身是北平第二模范监狱也叫功德林监狱,位于德胜门外功德林庙街1号,专门关押重要犯人。南桥北秦,指的就是上海的提篮桥监狱和北京的秦城监狱。两座监狱都是以囚禁高官与名人而著称于世。1955年,根据时任公安部部长罗瑞卿的指示精神重新选址修建;在北京市北部的燕山东麓,小汤山附近建设新监狱。1960年,在苏联专家援助下再次修建,修建的新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附近的兴寿镇秦城村,并因秦城村这个地名而将这座监狱习惯称呼为“秦城监狱”。
(秦城监狱)
2011年12月6日,据党建网报道,社会上曾广泛流传:一些犯法的文艺界知名人物也进过秦城监狱,如央视前文艺部主任赵安、知名词作家张俊以和著名演员刘晓庆等人。但据调查,这些人实际上并没有进过秦城监狱。2002年,北京市公安局的看守所因监舍改造,将一批重要犯罪嫌疑人转往秦城监狱下属的第一看守所内,其中就包括当时因涉嫌偷税漏税在押的刘晓庆。张俊以等人在出狱后还声称“在监狱放风时曾见过刘晓庆”,这说明他也不是被关在秦城监狱。至于刘晓庆后来自己说“在秦城监狱”如何如何,一位专家说:“那不过是借秦城监狱之名抬高身价罢了,秦城监狱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也就是说,犯罪后能进入这所监狱劳动改造的,之前的级别都是很高的官员,至少是省部级以上,例如仇和等。
(仇和受审)
入狱后,想见到他们也比较难,一来是因为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二来是因为最近几年疫情频发,管理严格,一般人想会见他们是很困难的,但是,直系亲属没有问题,像仇和的妻子、儿子和弟弟仇恒将,每个月都可以过去见面,而且有专门规定的探监时间。偶尔,仇和的八叔也会拄着拐杖,在儿女的搀扶下也过去会见。仇和父亲兄弟8人,五叔和七叔最近两年也都相继辞世了,目前尚在人世的只有8叔一人了,8叔名字叫仇福干,今年也78周岁了,比仇和大整整12岁。仇和在位时候,每次回家为父亲扫墓,都会到几个尚在人世的叔叔家拜访看望,特别是8叔喜欢抽黄南京牌子的香烟,仇和每次见他,都会专门从南京买一条正宗的“黄南京”,在胳肢窝夹着带过来,亲手递给8叔,高兴地8叔合不拢嘴。仇和入狱后,还专门叮嘱过去探监的儿子仇滨生:你8爹爹喜欢抽“黄南京”,你每次回滨海老家,都要帮我带一条给他,并代我向他问好。所以,除了儿子滨生、弟弟恒将每月都会过去看望他,8叔偶尔也去探监,看见侄儿仇和,老泪纵横,仇和就会笑着和他说话:没事没事的,我在这里不是很好吗?这里面不打不骂,吃喝紧饱。说着,还做几个健身的动作,8叔见了也就放心了,老人家破涕为笑。
(仇和8叔仇福干)
秦城监狱里面的犯人没有繁重的体力劳动,基本内容就是两个:一个是认真学习,思想改造;另一个就是经常锻炼,强身健体。正宗大学毕业的仇和,学习对他来说是得心应手,而且还养成了每日都要写学习笔记的习惯。至于身体,在位时候他就是个闲不住的人,整日奔波,练就了一个强健的身子骨,现在终于闲下来了,没有了往日的奔波劳作,加上年事已高,66岁的人身体机能逐渐衰弱,经常关节疼痛,于是,闲暇之余他对照书本,学会了自我按摩技术,每当一人独处,就自身按摩,目前身体很好很健康。那么,每次会见亲人的时候,仇和都说些什么呢?那次8叔去看他时候,他告诉8叔:好好注意身体,等我几年后回去,专门给你老过一个80大寿!滨生会见时候,他会专门叮嘱:好好照顾你母亲,养育和教育好儿女。在工作上要认真钻研技术,听从领导安排,服从管理,规规矩矩做一个好儿子、好父亲、好职工。弟弟仇恒将带着妻子程玉和儿子仇海生去看望他时,偶尔会提到沭阳和宿迁,仇和听了就会很激动,仔细打听宿迁和沭阳的发展情况。当恒将告诉他:沭阳还有很多人依然喜欢你,怀念你呢,仇和就笑了:当年不懂怎么当官,做事情太急,用力过猛,没有考虑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让沭阳的干部们吃了不少苦,让沭阳的老百姓受了不少的罪,虽然地方也有所发展,但代价有点大了!说到这些,仇和叹了口气:喜欢我的人,那是在抬举我;而讨厌我的、骂我的人们,却是真实而真心的。仇和喜欢思考,讲话都能长篇大论地讲出一番道理来:发展是干什么的?还不是为了富裕一方百姓,让这里的人能够安居乐业吗?为了将来的幸福,而带来了今天的灾难,为了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少数人的利益,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当前的幸福也是幸福,少数人的利益也需要兼顾。说到此,仇和随口背诵了袁枚《重到沭阳图记》里的句子:“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
(仇和妻子郭晶)
是的,仇和落马,入狱改造,宣告了“仇和现象”的终结。仇和,不再是一种“符号”,“仇和现象”最终走向了它的反面。但“仇和现象”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带来过一些地方的快速发展,一些人也曾为之迷惑,因此,仇和自我反省,或大家对它进行反思和批判,是必要的。对手握重权的领导干部来说,应该通过对“仇和现象”的反思,引以为戒:不能急功近利而伤及无辜,要理性对待“强人政治”,不是被动地、而是自觉地走进“制度的笼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