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世纪时,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导致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中,导致社会治安问题严重。百姓为了自身安全,开始流行佩剑出门,用于自卫防身。为了方便携带,刺剑开始变得更轻巧、更尖细,方便穿日常服装每天佩戴。
随着以精湛剑术和高尚品德为代表的骑士阶层出现,刺剑逐渐开始走向上流社会,成为绅士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被称为“礼服之剑”。
贵族绅士视自己的名誉重于生命,一言不合就要决斗。决斗规则是:只有决斗的一方流血或认输,才能结束决斗。躯干面积大,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就是前胸和肋下。决斗时,甚至可以一剑致死。
民间百姓也效仿这种做法解决纠纷。这导致因决斗而死亡的案件激增。法国政府屡次颁布禁令以禁止私自决斗,但是效力甚微。因此,政府只能鼓励改良器械、加强防护来减少死亡事件发生。
16-17世纪,一种剑身较短,剑尖用皮条包扎的四棱形剑被设计出来。
这种轻巧的刺剑即便是女性也能灵活运用,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被包扎的四棱剑几乎没有杀伤力,这让击剑运动逐渐成为宫廷贵族喜欢的娱乐项目,并得到广泛推广。这便是现代花剑的雏形。
1776年,法国著名击剑大师拉布瓦西埃发明了击剑面罩。这一发明使击剑选手可以安全地进行进攻交锋,这让击剑运动更具高雅性和观赏性。
从此,花剑进一步被当做艺术广泛推广。随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涌现一大批习武厅、击剑厅及专业击剑学院。击剑成为贵族子弟必修的格斗训练。
因此,花剑的规则延续了民间决斗的传统:只能用剑尖击中对方上身躯干位置才有效。
因为可以刺击的面积小,所以要求花剑选手更精准、更敏捷。
中国第一块击剑金牌来自花剑
栾菊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女子花剑个人赛金牌
雷声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男子花剑个人赛金牌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王海滨、叶冲、董兆致,获男子花剑团体赛银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王海滨、叶冲、董兆致、吴汉雄,获得男子花剑团体赛银牌
花剑器械小常识
运动特点:只能用剑尖刺击。因为击中面积小,所以对技术、战术尤为讲究。
有效部位:上身躯干
得分特点:
只能以剑尖刺中对方的躯干和后背才有效,不允许用剑身侧面攻击。
具有优先权判定,击中不一定得分。获得优先权的进攻者击中才得分。被攻击者须先做出有效挡动作后,再进攻击中才有效。双方同时击中均不得分。
9分钟内,先得15分者或分数最高者获胜。
重500g,长110cm,护手盘呈圆碟形
剑身呈四棱形,横断面呈长方形
剑尖是平的,剑头是直径为5~8.8毫米的圆柱形,并有金属按钮保护
关于击剑,还有什么你想知道的?
公众号后台留言,锐诺国际击剑为您答疑解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