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世界杯_1966世界杯 - ezrjnk120.com

三峡大坝蓄水22年,水深达到175米,如今水库里“最大”的鱼类,到底有多大呢?

2025-10-14 17:32:21

那么,水库里最大的鱼是什么呢?

很多人觉得,三峡里最大的鱼该是中华鲟,可是实际监测到的最大个体,其实是胭脂鱼和翘嘴鲌这类“原住民”。

2023年,科学家在库区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用声呐探测到一条1.2米长的胭脂鱼,之后用网具捕获测量,体重达到25公斤,这是目前有记录的库区最大鱼类个体。

胭脂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以前在长江干流里不算少见,但能长到25公斤的个体很少。而胭脂鱼喜欢在水流平缓、底质多泥沙的地方觅食,主要吃底栖的螺类、蚌类和水生昆虫。

库区里丰富的食物,让它们的生长速度比在自然河道里快了20%,以前需要15年才能长到10公斤,现在12年就能达到。

除了胭脂鱼,库区里的翘嘴鲌也能长到很大。2024年,有渔民在库区的香溪河支流钓到一条1.1米长的翘嘴鲌,称重为21斤。

翘嘴鲌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喜欢在水面追逐小鱼、虾类。库区蓄水后,形成了很多支流湾汊,这些地方水流慢,小鱼虾聚集,成了翘嘴鲌的 “食堂”。

那么,为什么不是中华鲟呢?

要知道,中华鲟是洄游性鱼类,以前每年会从东海游到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产卵,幼鱼再顺流而下回到大海,在海里生长到成年后,再回到长江繁殖。

而三峡大坝建成后,阻断了它们的洄游通道,野生中华鲟无法到达上游产卵,只能在大坝下游的宜昌段尝试繁殖,但是成功率很低。至于现在库区里的中华鲟,大多是人工增殖放流的个体,体型并不是很大。

所以说,三峡蓄水22年,里面的胭脂鱼、翘嘴鲌能长到25公斤、20斤,比中华鲟还大。不是中华鲟长不大,是它们的洄游路被断了,很难繁殖长大。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办法保护中华鲟,让它们也能在库区长出大个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