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笫之欢"这个典雅含蓄的成语,特指夫妻闺房之乐。"床笫"原指床榻与竹席,后被引申为描绘夫妻亲密关系的诗意表达。但不少人都把“床笫之欢”的“笫”误读为dì,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zǐ(音同子)。
笫,读作zǐ,是一个形声字。从 ⺮(竹),其古文字形像是两片竹叶,由 ⺮组成的字大多与竹制品有关,如篮、筐、笛、箩、筒、筷、笼、筛、笠、筏、篷等, 𠂔表声。
《说文解字·竹部》中说:"笫,床箦也。" 《周礼》中注:"笫,簀也,谓卧席。"箦(zé)即竹席,所以“笫”其本意为竹子编的床席。因床席为私密寝具,从先秦时起"床笫"便被借指闺房之事, 后衍生出"床笫之欢""床笫之言"等雅称,隐喻夫妻闺房之乐。
“床笫”二字藏着古人的极致风雅
现代人谈情爱,常用直白词汇来表达,而古人则崇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表达。如"云雨之欢",典出宋玉《高唐赋》,以自然现象隐喻男女情爱。"鱼水之欢"源自《管子》,比喻夫妻和谐,如鱼得水。
而“床笫之欢”用来隐喻闺房之事,既含蓄雅致,又与古人"藏而不露"的礼教观契合。
《礼记》中说:"男女不同席",意思是非夫妻关系的男女不可同坐一席,以防“生嫌”。席是什么呢?《说文解字》中说:“席,藉也”,指铺地而坐的垫具,是公开场合的坐具。
“笫”(zǐ)指的是古人床上的竹席,是非常私密的寝具。《左传》中说:"床笫之言不逾阈。"意思是:闺房私话不得传出内室。《汉书》中说:“床笫之私,非礼勿言”。意思是:“夫妻寝席间的私密之事,不能公开谈论不合礼法。"
所以“席”象征着礼制规范下的公共领域,承载着“男女有别”的社会秩序;而“笫”则代表着伦理框架内的私人领域,构筑起“夫妇一体”的亲密空间。
"床笫之言"、"床笫之私"、"床笫之欢"这些雅称,既是对闺阁隐私的诗意守护,也是在极致的私密与极致的风雅之间,达成了精妙的平衡——既不言破人伦大欲,又不失情爱之美,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用词智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